管理
Kaia 治理:向社區驅動的權力下放演進
Kaia 治理委員會 (GC) 負責重大治理決策。 在平台的早期開發和穩定階段,會員專注於可信賴的機構,以確保可靠性和運作效率。 Kaia 目前的地位反映了機構 GC 成員間的合作,以及 Kaia Mainnet 的穩定運作。
Kaia 的治理正在隨著 LINE 和 Kakao 的分銷、鏈上支付和穩定幣的崛起,以及提供實體產品(Mini Dapps、DeFi、NFT 市場)的建置者和 DAO 的角色日益重要而發展。 憑藉 EVM 兼容性、基於 PBFT 的安全性,以及與 LINE Mini Dapp 生態系統的深度整合,治理優先考慮使用者保護、可擴展性、可持續的代幣經濟,以及真實世界的實用性 - 包括新啟用的原生 USDT 使用 - 同時放大活躍生態系統團隊和社區的聲音。
為了擴大參與,Kaia 開放 GC 會員通道給非传统實體,例如 DAO、協定團隊和生態系統建置者,以推動 使用量、流動性和開發者成長。 管理仍將以利益相關者為基礎,並採取保障措施以保護少數意見,並將透過授權擴大參與。
公開委託將允許任何代幣持有者將投票權委託給可代表其投票的代表,並可隨時靈活地委託或撤銷。 此方法可加強代表性,同時保持決策的問責性和連貫性。
隨著鏈上活動、付款和真實世界資產整合的擴大,Kaia 的目標是逐步將參與分散到不同的實體(AAO、協定團隊和社區代表),以便透過透明、可強制執行的鏈上機制反映 Kaia 社群的聲音。
治理架構
Kaia 治理建基於三個核心元件,共同確保有效的決策與執行。 Kaia 社群包含所有 KAIA 持有者,他們可以透過治理論壇和社群管道表達對主網運作的意見。 Kaia理事會代表社區,並根據其持有的股份和社區委派的投票權直接參與治理決策。 Kaia 基金會提供區塊鏈和 Web3 技術方面的技術專業知識,提供以證據為基礎的分析,協助理事會做出明智的決策,並實施已核准的提案。
治理系統包含多種治理模式,在生態系統中共存、合作和競爭,從而擁抱多樣性。 這種全面的方法借鑒了現實世界中各種治理形式,包括代議民主制、分權自治的組織結構以及以利益相關者為基礎的決策。 在不同治理體系下運作的組織都會參與決策過程,成功的體系自然會吸引更多的持有人和資產,從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獲得更大的決策權。
隨著 Kaia 生態系統的持續演進,治理架構也會調整其步伐和流程,以配合市場條件和發展階段。 目前,該系統優先採用以成長為導向的治理方式, 可快速進行討論和決策,以有效应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並加速生態系統的發展。 此方法可確保 Kaia 能維持競爭優勢,同時為未來建立永續且具包容性的治理結構。
治理議程
可透過管理系統決定的主要議程包括以下三方面,需要額外決策的提案可在例會或臨時會議中提出,以供審核。 Kaia 治理委員會必須做出最有利於 Kaia 成長的決策。
- 技術
- 平台技術更新相關事宜。 這裡包括區塊鏈的基本結構(如帳戶模型)、新功能(如無權驗證器或 MEV 減緩)或軟體更新時間表上的問題。
- 經濟
- 與增發 KAIA 及其分銷結構、交易費用變更以及 Kaia 生態系統基金支出核准等相關的問題均包含在此類別中。
- 管理規則
- 管治主體和流程,以及管治機構的責任和權利規則,都包括在這個類別中。
治理流程
Kaia Governance 透過系統化的三階段程序運作,旨在確保透明度和社區參與。 此流程從公開討論開始,所有參與者都可以透過鏈外論壇和社交管道自由討論和完善議程項目。 在此討論階段之後,將進行正式的鏈上議程投票,由符合資格的參與者對註冊提案進行投票。 最後,當議程項目獲得核准時,結果會透過啟動階段來執行,啟動階段可包括自動執行特定類型提案的附加交易。
從初始註冊到最終執行,On-chain 議程會經過明確界定的狀 態。 提案在登記後,選民名單決定時,開始處於待定狀態,然後在投票期間,投票權固定時,轉為有效狀態。 視結果而定,議程不是在獲得足夠批准的情況下通過,就是在未達到所需法定人數的情況下失敗。 已核准的議程會進入佇列等待期,然後移至執行狀態,在此狀態下會完全執行變更。
治理系統透過智慧型契約,特別是管理網路參數的 GovParam 系統契約,確保可執行性。 當治理提案包含參數變更時,核准的修改會自動應用於指定的啟動區塊,確保社區決策的分散和透明執行。